中国老拳击人30年后重聚 当年条件之差难以想象

首页 > 职业拳击 > 国内拳击 2016-11-20

中国拳击.jpg

 

  在中国拳击历史上,2016年11月18日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和有意义的日子!

 

  因为这是中国拳击恢复整整30周年后,当年在北京天坛东门南侧的崇文区体育场首批中国男子拳击队的老领队、老教练和老队员共70多人首次聚会北京朝阳公园边上的郡王府半岛明珠酒家,重温当年中国拳击创业时令人难以相像的艰辛与酸甜苦辣,还有他们在为中国拳击奋勇拼争中建立的师生情和战友情,很是感人。本人有幸被活动的组织者杜立志、张中超、张广平、曾群等中国拳击名将邀请莅临,见证并感受到这些中国拳击队崇文老兵30年后再聚首时的一个个感人瞬间!

 

  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国成立后的中国拳击事业命运多舛,由于出现几起拳手伤亡事件,中国拳击于1959年被禁止。直到1986年,中国拳击在与世隔绝近30年后才重新恢复。但那时的中国拳击人甚至连拳台大小和拳套是什么材质都不知道,更甭说拳击技战术了,对拳击理念的认识、训练方法和目的也知知甚少,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练边学,弯路走了不少。

 

  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拳击队训练馆是一个类似板房的临时建筑,房顶是铁皮做的,冬天室内温度只有摄氏5至8度,夏天太阳一晒有三十多摄氏度,像桑拿房一样。另外,训练基地没有浴池,队员只能3天才洗一次,否则就只能到附近的一个公共浴池排队洗澡。训练房外面的天坛体育场田径跑道,是用煤渣铺设的。更令人尴尬的是,中国拳击队五、六十号人只能共用一个只有3个茅坑的厕所,也没有小便池,条件如此之差可见一斑!

 

  当时,入选中国男子拳击队的第一批拳手中,很多都是参加工作因喜爱拳击转行的,他们中有火车站扛大包的,有的是工厂的工人,年龄差异很大,其中最小的刘刚只有15岁。国家队没有统一服装,队员训练穿的五颜六色,五花八样,像万国旗一样,连现在的农民工都不如。由于条件差,经费少,拳手的伙食也差的不行,有的队员形容为“猪食”。

 

  然而,与这些物质条件和训练条件相比,这些刚练习拳击时间不长,技术差的拳手在同国外拳手对抗中,就像连枪还不太会使用的娃娃兵与装备精良成年人打仗一样,明知打不过,但还是硬着头皮一次次地冲上去,结果可想而知。

 

  当年的全国75公斤级全国冠军张中超告诉笔者,1987年中国国家拳击队成立仅一年后到朝鲜参加国际比赛,10名中国拳手个个被打得五眼青,惨不忍睹。他们中有当时的全国60公斤级冠军,刚刚卸任的中国国家男子拳击队总教练杨晓强,他在那次比赛中被朝鲜拳手打得眼睛几乎被封住,肿得吓人。

 

  在从朝鲜回国的火车上,这位当时还是个懵懵青少年的他竟呜呜地哭起来,说“我想回家见我妈”。这虽然后来被队友当“段子”一样调侃,但也说明了当时中国拳手在心理和肉体上遭受的巨大打击。

 

  张中超说,当时中国拳击队谈起与外国拳手交手时有句谚语,“多出拳多挨打,少出拳少挨打,不出拳更挨打”,充分并形象说明了当时中国拳手与世界二流儿水平的巨大差距和拳台上强弱分明,落后就要挨打的窘境。

 

  1987年10月末在武汉举行的“中国体育报和武汉晚报杯国际拳击邀请赛”上,我亲眼目睹了俄罗斯重量级拳手两记重拳将一名中国拳手击倒不起的惨景,这就是当时中国拳击的水平。然而,这些小伙子在如此艰辛条件以及精神和肉体遭受重大打击下始终没有放弃,而是奋勇拼搏,在中国拳击恢复后追赶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不怕牺牲的“敢死队”角色和奠基石的重要作用。使后来者才能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攀登高峰,为后来的中国拳击创造佳绩。

 

  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不畏强手、不怕牺牲和敢于拼搏的大无畏的中国拳击精神,也可以说是“中国拳击之魂。因此,他们才是中国拳击悲壮历史的创造者,是英雄。没有他们当年趟地雷,堵枪眼和炸碉堡的壮举,就没有中国拳击的今天,人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例如,阿斯琴是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摔跤手,也是内蒙古拳击的奠基者。1987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上,当时内蒙古没有队伍参加,阿斯琴为此卖了一匹马凑够路费只身来到南京,身穿蒙古袍出现在赛场上。组委会考虑到阿斯琴对拳击执着的热爱和精神,破例同意他参加比赛。但他没有教练指导,当时的中国拳击前辈张立德老先生自愿帮助他。虽然他第一场比赛就输了,但阿斯琴从此开创了内蒙古拳击历史,后来成为内蒙古拳击队教练、国家队教练和北京队教练。这样感人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

 

  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隆重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惟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站立不倒,奋勇向前。”

 

  我想,习总书记的这个讲话,同样适用于目前正在从业余向职业拳击转型的中国拳击。中国拳击要想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突破,也必须传承中国拳击队崇文老兵的这种大无畏的中国拳击精神。

 

  这也就是为何,2012年11月24日,当“云南矿工”熊朝忠为中国夺得第一个职业拳击世界冠军后会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在百度上搜索多达几百万条。这并非说熊朝忠的技术有多么出色,而是他发奋努力,与命运抗争,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梦想的感人精神,对当今的中国社会具有很大意义。因此,熊朝忠获得了各种荣誉,其中包括2013年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中国梦十大杰出人物”,成为体育界的唯一代表。

 

  习总书记在这次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年大会上还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的。”“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同样,过去10年中国拳击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取得突破及创造的历史,也是举国体制下的中国拳击所有人创造的,他们中包括中国拳击队崇文老兵、还有教练、陪练、队医、科研人员,裁判和中国拳击协会的领导及管理者,他们都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参加这次中国拳击队崇文老兵的队员和教练,他们中包括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第5名的刘栋及1990年北京亚运会为中国拳击夺得首枚金牌并创造历史的白崇光,绝不是某个拳手和某个教练个人所为。

 

  目前,中国拳击迎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国家提倡并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有国际拳联向职业拳击敞开大门,从业余向职业拳击全面转型的打好形势下,现在的中国拳手的训练条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好得都让外国人“羡慕忌妒恨”,因此代表中国拳击主流的数千名各省市专业队的拳手可以大展宏图,向更多的世界冠军冲击。

 

  然而,中国拳击要想真正赢得世界和人们的尊重,还是要靠中国拳击精神,靠技术、靠拳头、靠硬实力,而不是什么炒作和包装。因此,“什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拳击的历史?是谁创造的?”这些答案,恐怕每个关心中国拳击的人心里都清楚。

 

  勿忘历史,勿忘中国拳击的历史,是对所有对中国拳击运动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的尊重,应该向他们致敬!否则,就意味着背叛,这就是我参加此次中国拳击队崇文老兵30周年聚会的最大感受。

 

  (来源:新浪体育)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武者网官方微信
关注武者网微信 享受更多精彩!

头条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