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生:传承独流通背拳

首页 > 传统国术 > 通背披挂 2013-06-13


  发源于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的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可谓静海县的“土特产”,是天津市土生土长的地方拳种。关于它的确切文字记载,始于清末民初。

  如今的独流通背拳已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代传承人孙金生62岁,退休后,传承武术是他生活的重心,不收费、不宣扬,是他低调的传承方式。

  晚饭后习武

  晚饭后,泡上一杯茶,孙金生坐在院子里安静地等着。很快,徒弟们走进了院子。

  40岁的刘家鹏是大师兄,14岁跟着孙金生学习独流通背拳,虽然现在身为小老板,工作忙碌,一有时间,他就会跑到师傅家练上一会儿。

  刘家鹏获得了不少荣誉,1988年,他在静海县第四届武术比赛中获少年组第一名,1989年静海县第五届武术比赛中获少年组第一名,1997年静海县第四届运动会武术比赛中获得男子拳术第一名,2008年7月,在天津市首届民间传统武术大赛中,获得拳术二等奖……

  同样练了26年的张宝东是看电视剧《霍元甲》爱上的武术,妈妈和孙金生的老伴是同事,就把当年16岁的张宝东送到孙金生家里学武。30岁的张超体院毕业,专业学习散打,毕业后回到老家独流,知道通背拳是独流的“特产”,要把本土的民间传统武术传承下去,是他学武的初衷,5年前,张超也成了孙金生的徒弟。3个徒弟在院子里挥起苗刀,跟着孙金生开始练习。

  拳震南运河

  关于独流通背拳的历史,孙金生如数家珍,“因有"太祖拳通背劲"之说,它的招式技法、风格特点与其他种类的通背拳有相通之处,延传下来的太祖拳就被叫做独流通背拳"。”

  而史料记载的独流通背拳从清末民初时期开始,1934年版《静海县志》武术卷中记载:“李登善,独流人,以通背拳著名。”

  任向荣是记载中的独流通背拳第二代,通背拳在独流镇曾经的辉煌,孙金生耳熟能详。“清朝末年,独流镇作为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交汇处的水旱码头,人们多以行船运输为业,有一段时间,往南去的船只在经过沧州地段时常遭抢劫。船民苦不堪言,于是请任向荣随行护船。一天,任向荣躺在船舱里,岸上一个人向船上跳来,任向荣抬腿把那人又蹬回了岸上。原来他是沧州一带有名的拳师,因连年灾荒,无以为计,遂叫徒弟做此勾当。任向荣听罢深表同情,那人也表示今后生活再难也不动此非分念头,还说以后独流的船只挂上有独流字样的旗子,可保安全。于是这南运河上来往的船只都挂上了同样的旗子,成了南运河上一道风景……”

  以拳换刀

  孙金生14岁开始习武,爷爷孙静顺是他的师傅。

  “以前世道乱,都想学点武功,防身用。”少年时的孙金生边和爷爷学,边听爷爷讲独流通背拳和苗刀的故事。

  苗刀是通背拳里特殊的武器,但这苗刀,是前辈任向荣以拳换刀得来的,2009年编修的《独流镇志》也有证实,清朝光绪年间,任向荣与师弟刘玉春结伴外出,正赶上当地武术世家“谢家五虎”设擂访贤,以武会友,交上手后,谢家老二觉出任向荣是个高手,双方互相佩服,五虎邀请二人到家里,见到谢家的独传技苗刀,于是“以拳换刀”得到苗刀技法,如今谢家的苗刀却早已失传了。

  独流通背拳、苗刀一直是静海本土的武术,它流传向外,还是曹锟的“作用”。

  “1920年前后,曹锟慕名,发公文到静海县署,叫任向荣到保定督军署任武术教习。任向荣等人一向不愿与官府打交道,任向荣便东躲西藏,白天在外,夜间回家。曹锟连发三道公文,一个多月还不见人来,就派手下来到独流找人,无奈,任向荣带领刘玉春、张景元前往。任向荣任武术营总教官,刘玉春、张景元为教官。曹锟倒台后,三人才又回归故里,各操旧业并继续授徒。”孙金生说,任向荣奉命教官兵独流通背拳,此后,拳法从独流传到各地。

  义务教授通背拳

  虽然全国各地都有人教授独流通背拳,但也不乏武术爱好者来到独流“寻根”,习武一辈子的孙金生很是欣慰,“我教徒弟从来都不收费,谁想学都可以,就是要让这门武学传承,不能失传了。”

  如今,孙金生教授过的弟子、学员有近百人,弟子也开始收徒。

  “现在学拳的大多都是小孩子,运动少,家长就让孩子来锻炼,但能坚持下来的孩子不多。”张宝东已经有了4个徒弟。

  要传承独流通背拳,张宝东接过师傅的重任,想出了更多的办法,三年前,独流成立了“独流通背拳、苗刀”研究传播中心,收集、记录拳术和刀书的历史,尽可能找到全国各地会独流通背拳的人,结成联盟,有人想学,便可以很容易找到师傅,让独流通背拳得到更好地传播渠道。



  新报记者 劳韵霏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武者网官方微信
关注武者网微信 享受更多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