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解读中国武术也是贩卖“狗皮膏药”

首页 > 站立踢拳 > 武林风 2015-01-19


   近期,某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习练咏春拳的师傅杨成章被一名散打选手曹亚光踢断肋骨,让中国武术的话题又尘嚣再起,今日,笔者也来谈谈看法。


武是一种文化,术则是方法。中国武术具有体育属性,更包涵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理念武术起源较为复杂,但与狩猎、个人较量战争关系甚大。尤其是战争中,武术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纵观中国历史,从卫青、霍去病、关羽到岳飞、戚继光,无不是在显赫的战功中成就了中国武术的辉煌。在战争中,武术就是“杀人技”!


民国之前,中国武术没有套路比赛,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环境和大众体育思路的影响,国家更加重视武术套路的表演与推广,一些身怀绝技的老拳师就此淡出中国武术舞台上世纪70年代末,一项糅合中国传统武术踢、打、摔、拿、推的竞技运动“散打”诞生,从此,中国武术史上第一次呈现出三路并进的局面:民间传统功夫、套路竞赛表演和散打搏击。


发展到今天,虽然这三者都与中国传统武术一脉相承,但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已经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现代体育,更是让任何一项运动成为规则化的运动。我们可以说,“跆拳道习练者”在特定规则下击败了“太极拳习练者”但如果表述成“跆拳道战胜太极拳”就显得十份幼稚。因为,从竞赛角度来衡量“哪项武技世界最强”本身就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不仅取决于训练体系、习练者更取决于规则。陈中拿的跆拳道冠军再多,她也不会仅仅为了证明跆拳道的厉害就去冒然参加空手道的大赛。如果杨成章师傅能认清楚这一点,完全没有必要去和散打选手做一番“生死”较量。


散打的历史超过30年,但与世界其它格斗诸如巴西柔术、泰拳、跆拳道等相比,或者说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比,明显有些滞后;套路表演也越来越程式化,被民间戏称为“舞术”;传统功夫则呈现出一种玄学的倾向。这些都是中国武术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中国当代竞技武术,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准备上都落后于现代格斗强国,如果仅仅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给中国武术戴上一顶“唬人”的帽子,不是博人眼球就是哗众取宠。因为中国武术是一种概念体系不是具指某一运动或拳种无论是散打、套路还是传统功夫都无法准确反映并代表庞大的中国武术体系全貌。


十年前,国家武管中心原主任李杰曾说过:世界上有哪一项运动,习练的人群能从3岁跨越到90岁?中国有——太极!国家开放以来,少林、太极等中国武术比国家的经济更是先行一步到达世界各地,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将近2亿,少林弟子更是遍布天下,这种传播不仅是武术的传播,更是中国精神、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如果论中国体育对当代世界体育最大的贡献,中国武术毫无争议地可以排名第一。


现在有些人谈起武术,总是忽略中国武术闪光的一面,开口闭口UFC、K1,似乎他们只关心中国武术竞技的一面。好吧,那就说说竞技武术,看看这两个搏击“大佬”的背景。UFC和K1分别诞生于1993年的美国和日本,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美国和日本都是世界经济的绝对强国。在强大经济支撑下,体育成为强国输出其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很简单,你必须按照庄家制定的规则来比赛。在高额奖金的吸引下,世界上的优秀选手纷纷跻身这些赛事组织。表面看,这些规则照顾面广、公平,其实,每一项赛事体系和规则都源于创立者固有的文化背景和精神模式,首先考虑的都是本国观众的文化和体育需求,在包装本国优秀选手上更是不余遗力,在此基础上逐步渗透他们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理念。UFC的创始人白大拿就曾说过,我们的运动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这与“美国精神”一脉相承。K1的创始人石井和义曾是全日本学生空手道协会的创始人,他曾公开表示,K1的成功使日本的武道哲学和空手道精神得以回归。不仅是大国,一些区域性强国也通过经济手段为其体育开山拓路,跆拳道进奥运、泰拳在世界的风靡,无不是这些国家经济实力鼎盛时期的成功案例。我们总说,弱国无外交,同样,国力孱弱,在文化与体育的交流中也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别人给予的思维方式与规则。说白了,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竞技武术的格局。



时间到了21世纪,中国的发展让很多人喘不过气来,中国武术也迎来了一次高潮,主要表现为武术在国内外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已经从体育延伸到文化、外交等领域,武术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套路竞赛表演已经远离大众成为体育比赛项目,因其有内在的文化、体育和美学价值,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例如杂技与体操);二是民间传统功夫分化严重,群体复杂,极易产生误解与误导。鉴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妨将重点放在强身健体上,少些虚妄多做些大众普及的实干,另一方面挖掘选取少量的可造之才,传承传统武术的特殊技艺;三是中国武术竞技力量的崛起,并已经在某些领域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力。比如:“抱拳礼”、“武德”、“侠义”、“中国勇士”等思想和概念的推广;“武林风”、“CKF在竞技规则上的努力,表达出与K1、UFC不同的呈现方式;“散打王”、“中国真功夫对散打诸多方面的探索与改变;“武林风”、“英雄传说”、“昆仑决”对武术商业模式的思考与运作;习练少林、咏春拳的一龙,散打出身、师承太极拳大师陈小旺的孙武对传统武术中竞技成分的挖掘与运用;方便、王冠、张立鹏、白近斌等一批优秀选手与搏击强国选手的正面较量;大东翔、图曼搏击、北京盛华、北京东方荣誉等搏击俱乐部的成长与壮大,等等,都为中国武术竞技力量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与经验,也为中国武术的延伸提供了更为国际化的舞台。


目前中国武术竞技力量的相对薄弱,有其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因素,但是一个事实无法否认,无论是李小龙还是当代的中国格斗者几乎都被中国传统功夫影响和熏陶过,那些割裂历史嘲笑中国传统武术,抛开历史因素片面解读今日中国武术的言论,与所谓的“武术大师”、“武林奇人”传授“神技”有何区别?不过是一个贩卖狗皮膏眼,一个贩卖文字膏药罢了。


此时,国力强盛,国运正当,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人有没有勇气和智慧打造出一项融合有中国武术思想精髓的世界级格斗赛事,应是中国武术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我们已经在黎明的前夜,就等着天亮的号角吹起!(作者:人在江湖不挨刀)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武者网官方微信
关注武者网微信 享受更多精彩!

网友评论